()“宁大人此言极是。【高品质更新】”万侯微微地一颔首,对宁奕的称呼已然更改,“此后还应当多为朝廷多做贡献,可不要忘了郓王爷的一片恩情。”
不管究竟是不是京里的那位三皇子郓王所做的这一切,万侯也得硬生生地将这一笔功劳全算在郓王爷的身上。宁奕不明就里,猜不出事情的真正来龙去脉,顿时冲着万侯和杜冲大表忠心,极尽肺腑之言,听的万侯和杜冲不由微笑着连连点头,顿时对宁奕充满了一股深深的好感。
正端坐在椅子上的宁奕刚说完这一切,万侯低头深思了一番,缓缓地道:“你可知,朝廷为何不仅赐封了宁大人你一顶御史的帽子,还同时赐封了一把尚方宝剑?”
“这个。。”宁奕想了想,顿时一俯首摇头道:“宁奕不知,还请万大人指教。”
万侯忽然哈哈笑了起来,转而又沉下脸色,道:“我大宋的那位真龙天子,这是要对江南动手了。”
“喔?”宁奕微微地一皱眉,脸上的神情紧绷,压低了声音小心地问道:“此话怎讲?”
“杜将军和扬州府台陈学艺陈大人,已经接到了圣旨,全权负责此次江南三十六道官员的政绩审查审核,不交由吏部处理,直接送报于皇上,宁大人,你说,这其中还能有什么意味呢?”
“对整个江南官场进行重新整顿。”宁奕微微地笑了起来,这种浅含着的意思,宁奕怎么会猜不出来?
“事实上,更深的一层,却牵扯到了朝廷的储位之争。”万侯微微一笑,“宁大人,你也应该知道,羌笛怨之所以能够在江南布计施政,垄断整个江南的商业贸易,这其中若不是朝中有人暗中支持,一个江湖帮会,即便势力再大,也早被朝廷给铲除了。”
万侯忽然诡秘一笑:“而很不幸,江南三十六道,绝大部分都是太子一党!整个江南三十六道,已然尽皆沦陷了!沦为了一个江湖帮会的控制之中,这简直就是我大宋的悲哀,仅仅为了个人的私欲,而置天下百姓,置我大宋千秋大业于不顾,皇上这才下旨,令陈学艺和杜冲两人主持官吏考核等大事,一肃江南风气,拨乱反正,以尽效尤。”
“那么,皇上赐了我一把尚方宝剑,究竟又是什么意思呢?”宁奕心中有些不解,抬眼望向正一脸淡漠的万侯和杜冲。
“哈哈哈!”杜冲忽然笑了起来,站起来走到宁奕眼前,重重地拍了拍宁奕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宁老弟啊宁老弟,亏我杜冲还以为你是个聪明人,怎么这么明白的一件事,宁老弟你就是不明白呢?”
“究竟是什么事?”宁奕更加的不解,心中那一团迷雾怎么解也解不开,只好一脸无奈地看着杜冲。
“宁老弟啊宁老弟,你当真那些人会乖乖配合么?”杜冲哈哈笑了起来,“别忘了,皇上只赐给了我和陈大人督察考核之权,可没赐给我们砍人脑袋的权利啊。”
“原来赐我尚方宝剑,是叫我宁奕杀人的!”宁奕心头猛地一震,尚方宝剑,上斩昏君下斩馋臣,可先斩后奏,同时又拥有遇事专断之权,就算是李纲那样的朝廷一品大员,朝廷的一员封疆大吏,那也能先斩后奏,砍下来脑袋再说!
这简直就是一把双刃剑啊!宁奕紧咬着牙关不住地想到,若是想要顺顺利利的办好差事,帮着杜冲和陈学艺将整个江南那股沉重腐朽的风气一扫而空,如果没有皇帝御赐的这把尚方宝剑,想要单凭这么一顶七品御史的头衔去和那些人抗争,恐怕还真办不到。
自古江南多锦绣,江南之水,何其深载,精明的宁奕已然从杜冲和万侯的话语里听出了些端倪,更重要的是,皇帝封了自己这么一个七品御史,一来恐怕是好大喜功,搏上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头,二来,恐怕就是想要自己杀人的。
即使这件事办的顺顺利利漂漂亮亮,恐怕最后也得得罪朝里的不少人,来自前世的宁奕非常清楚,双手沾满贪官、恶官鲜血的铁吏固然可以在民间获得良好的名声,可是对自己的仕途,却是大大的不利。只怕自己伶着尚方宝剑进了江南砍死了一片,再回庐州时就已经被人弹劾入狱了。
即便没有被弹劾入狱,办差有功,升官入朝,想要就这样顺顺利利的进入了朝堂,为这大宋踏踏实实的做点儿事,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宁奕很清楚,人脉是做点事实的唯一基础,若是为了立功,而得罪了一整个江南,大半个朝廷的官员,这对于自己,也就大大的不利了,不仅无功,反正还有着大大的利害。
那皇帝老儿,哪里是要自己代天巡狩,这简直是要把自己活活往火坑里推啊。可是,那皇帝老儿为什么不选择别人,却偏偏选择了自己呢?
宁奕有些悲愤地想着,杜冲拍了拍宁奕的肩膀,重重地道:“宁老弟,现在知道事情的紧迫性了吧?其实。。其实我杜冲也知道你心中所想,但是我杜冲又何尝不是像你想的那样?只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若是我大宋真到了人人自危的那一刻,谁还能真正站出来,为了我们大宋的江山,为了我们大宋的子民,好好的做一点实事呢?”
宁奕忽然浑身一个机灵,抬起脸正迎上杜冲的那一双满含着深意的目光,心中忽然升起一丝明悟,没错,若是我大宋真到了人人自危,只因为担心惹火烧身而不肯站出来为这个国家做一点实事,那么大宋就真的离亡国不远了。即使前世里那些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革命先烈,冒着必死的危险,依然奋不顾身地站了出来,挺着胸膛为这千里江山的万万子民做了一些实事,我宁奕,为了我大宋的数千万子民安居乐业,为了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那场千古第一耻辱的“晋康之难”到来之前,尽全力挽救那一场水火之灾,即便是死,又有何不可!
既然是要我宁奕杀人,那便杀吧,也许世间真的有“命格”存在,也许一切也真如李公公所说,自己的官身,自己的这一身官袍,是得用鲜血才能染成的。
想到这里,宁奕激动地站了起来,向着杜冲和万侯深深地一俯首,道:“我宁奕,愿为这大宋天下,做一把惩奸除恶的尖刀,就算是毁了这一生的仕途,我宁奕也绝无二言。”
“好!”万侯重重地鼓了鼓掌,双眼泛起一阵精光:“这才是我大宋的好男儿。”
宁奕连忙谦辞连道不敢,三人又重新围成了一圈坐定,商量好了各自的行程和接下来的计划,万侯忽然间奏起了眉头,连连摇着头道:“我想,恐怕徐胜治和王朗已然逃出了庐州城。”
对于这个结果,宁奕并不吃惊,羌笛怨耳目通天,徐胜治和王朗两位做为羌笛怨中的龙、蛇长老,一定是早早的得到了消息逃之夭夭,就算是没有得到消息,凭着羌笛怨那通天的本事,也一定早早的顺着城内的地道逃向了城外,要知道,挖一条地道,对羌笛怨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惜!真可惜!”万侯重重地一拳打在了扶手上,紧接着重重地叹了口气:“本以为这次可以将羌笛怨以及江南三十六道一锅端了,只是没想到功亏一篑。杜将军,宁大人,我万侯不日即将回京,接下来还要靠你们了。”
“万大人这就要回京了?”宁奕微微一愣。
“接到了宣令了。。”万侯揉了揉鼻子,顿了顿,忽然微笑着望向宁奕,似有深意地道:“皇城司的兄弟护送童若兰童小姐回京,宁大人,你就不想去看看她么?”
“童若兰。。她究竟是谁?”宁奕急忙追问道。
长久以来,关于童若兰身份的问题一直压在宁奕的心头,久久不能平息,宁奕也隐隐约约的可以猜到,这么个能干精明又胆大的女子,只凭着一纸属有自己印玺的宣调令,便能从扬州府调来刘韐的军队帮助自己剿匪,又能将祁青冬和金师爷等一干衙门里的人收拾的服服帖帖,那个精明能干,同时又似乎显得有些风韵的童小姐,究竟是什么人?
“她啊。。。”万侯和杜冲互相对视了一眼,嘿嘿直笑起来。
看着有些不解的宁奕,万侯忽然伸出一根手指,缓缓地道:“童小姐,就是咱们大宋那位主管天下兵马,累下赫赫战功,咱们大宋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童贯童太尉的养女童若兰!”
杜冲不由的点了点头,笑了笑道:“我杜冲这辈子谁都不服,就服童太尉,昔年曾在童太尉手下做一名参将,也领略过童太尉的智计百出。童太尉,呵呵,我杜冲说一句实话,除去太祖皇帝,童太尉可真算是我大宋的一代军神了。。”说完以后,杜冲眼睛里忽然泛起一股崇拜之意,显然已对童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童贯!”宁奕心头一震,童贯的名头,在前世便如雷贯耳,被后世列为徽宗一朝中的朝堂八虎之一,十足的大奸臣,宁奕不由得脱口而出道:“童大人。。他不是太监么。。。”
“太监,就不能当将军,收养女了?”万侯眼皮翻了一翻,不屑地道。
宁奕自觉失言,只是由于太过震撼这才脱口而出,连忙嘿嘿地笑了起来,宁奕差点儿忘了,万侯。。也是一名太监!
由于读过水浒传,宁奕对童贯并不陌生,朝堂八虎之一的童贯,在后世人的记忆里,童贯只是一名擅长专权的奸宦,哪里曾想到,在这个时代,童贯竟然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大将!堪称军神一般的人物!
一段小插曲过后,宁奕等三人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点着灯继续商量着,宁奕看似显得认真,可是宁奕心底里的那一颗心思,却早已如同长出了翅膀一般,飞向了那九霄云外。
宋乱79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