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幕后科技公司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原料与矿产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原料与矿产(1 / 1)

苏谦一直以来所负责的行业布局,终于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幕后科技虽然财大气粗,可并不代表要在这波原料上涨的市场当中做冤大头。

原料市场的价格上涨,是异常的,是超出了原材料整场涨幅波动的。不管怎么看,都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其实关于金属原料的上涨,尤其是在超导技术出现之后,市场行情就迎来了一路上涨的趋势。

原料的采购一直以来都是幕后科技财务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也是逐年上涨,可原料市场不仅有着现货交易市场,更是有着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一直以来,幕后科技都保持着和国内原料供应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在不断拓宽国际供货渠道,进行原料的采购。

金融市场的影响波及到了现货市场,或者说,大宗商品市场的复苏让整个原料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大宗商品的概念本身就很宽泛,不过普遍认为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幕后科技主要采购的目标就是基础原材料,有色金属,钢铁,铁矿石都属于幕后科技大量需求的物资。华夏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可是同时华夏也是进口需求极为高的国家,而且大宗商品的市场建立也晚于西方国家。

华夏随着生产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的重要性也就越发的突出。主要原因是因为价格波动大,供需量高,易于分级和标准化,同时也易于存储和运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建立和完善就成为了每个国家手中面对竞争的利器。

2000年之前,全球交易所的并购整合主要出现在各国的国内进行,而2000年之后,这一趋势开始跨越国界扩展至全球范围。回顾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定价权和定价机制的话语权。

多年的发展让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早已摆脱了佣金抽成盈利的模式,并开启了品牌化经营,同时基本的定价中心都已经确立。伦敦金属交易所掌控了全球有色金属的价格走势,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掌握了全球以大豆为代表的粮食类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同时在全球视野的交易所并购浪潮中,国际大宗商品不断整合。整合代表着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更合理的分配,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也开始显现,也就意味着交易成本的降低。可成本的降低,不代表华夏就能够采购到更便宜的原料。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走到了整合阶段,华夏国内的大宗商品市场才刚刚乱象丛生,直到2011年国务院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进行监管整顿之后,华夏国内的大宗商品交易才迎来了正规化。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远远不如。

时间不等人,在新的互联网浪潮冲击下,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更加的透明起来,同时世界各国工业体系也逐步完善,对于基础原材料的市场冲击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金属原料,价格也是一路下降的趋势。

大宗商品的原材料价格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产能的不断增加,已经逐渐来到了相对过剩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透明化,公开化,中间商的利润一度被压缩,大宗商品的市场也就变得半死不活起来,同样的还有原油的坠落。随着新能源的崛起,原油市场也同样结束了从2008年一路飙升的趋势,其中不乏国家间的博弈。

十年期间,无论是5g技术,还是碳纤维材料的发展,还是更多合金的发现,其实都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半死不活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直到幕后科技的施工军团1型的出现。

不管机器人本身采用什么样的合金,有色金属,铁矿石,钢铁都是基本材料,这是世界的共识,同时也是幕后科技最为迫切的需求。原料市场的涨价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相比于现货市场,金融市场一向更为敏感。

我们不得不关注大宗商品当中的极具代表性的铁矿石市场,华夏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从2011年之后才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华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相应的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

铁矿石是继原油之后全球贸易量第二大的大宗商品品种,华夏是世界最大铁矿石购买国。1980年至2007年,铁矿石的定价方式都采用的是长期协议定价。

铁矿石供需双方的长期协议“定量不定价”,价格一年一谈,确定“首发价”后,其他矿山公司和钢厂进行确认跟随,在长协合同中定死供货的数量或采购的数量,期限一般达到5到10年。这就是估计铁矿石采购中的“长协”定价机制。

随着华夏进一步的崛起,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全球铁矿石在华夏的带动下需求量大增,长期协议定价模式的贸易环境基础开始动摇。矿山供应商不再满足“长协”带来的稳定,转而想进一步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改变定价机制,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供应商盯上了华夏发展的红利,让华夏在谈判中接受更高的价格就是矿山们的目标。2003年起,华夏超越扶桑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宝钢集团开始主导谈判。同时,铁矿石的价格开始了一路飙升。

主导谈判,但是价格却上涨的原因由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构成。无论是扶桑还是高丽,对供应商的提前妥协,让华夏的报价变得极其被动,而且两国本身也在国外购买了不少的铁矿山,价格的上涨对两国有利无害。内部原因则是因为不同钢企不够团结,提前签署协议,导致谈判节奏完全被打乱。

数据显示,1991年至2003年,铁矿石价格累计下跌近20%。而2003年至2010年,国际铁矿石价格累计上涨337.5%。其中2007年到2008年铁矿石的涨幅达到了65%。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全球铁矿石在此时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现货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急速下跌。

新一轮的铁矿石谈判就在此时发生,2008年年底,华夏提出铁矿石价格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价格至少降价40%,2009年,华夏钢协获得商务部授权,替代宝钢集团进行谈判,不过遭到国际矿山供应商的拒绝。华夏和国际矿山公司展开了讨价还价,同时也陷入了僵局。

结果往往不那么容易被人们接受,40%的降价坚持最终也没有被实现,当国际矿山公司将华夏谈判的底牌摆在桌面之上,华夏不得不以33%的降幅结束了这一轮的谈判。

底牌被揭露,铁矿石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财务数据被对手所掌握,谈判的结果可以说是注定失败。内鬼的出现,揭露了华夏铁矿石市场当年的乱象。

华夏铁矿石需求市场被分为协议矿市场和现货市场,为规范以及更好地管理铁矿石进口市场,稳定铁矿石价格,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被不断提高,有进口资质的公司被不断缩减。无法获得进口铁矿石资质的国内中小钢厂,拿不到全球主要矿山的长协矿份额,由此现货矿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现货与协议矿的价格背离,使得具有进口资质的钢厂也参与其中,从事铁矿石的倒卖活动,赚取差价。

大钢厂各自勾心斗角,甚至不惜将内部商业谈判的机密告诉国际矿山公司,为的就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进口矿,同时,更多没有进口矿石采购资质的小钢厂,自作主张与国际矿山公司签订协议。

国际矿山公司不满足长协的稳定利润增长,在2010年,铁矿石价格依然持续上涨,三大矿山公司将铁矿石的定价全部“长协改短约”,“长协”机制终结了它的宿命,随之而来的是普氏指数的登场。

普氏指数的估价的主要依据是当天最高的买方询价和最低的卖方报价,而不管实际交易是否发生。同时,普氏指数的样本来源以小样本来决定大样本,突出问题是出价最高的一方往往决定了全行业价格,显着有利于矿山一方,而溢价的部分就被国内钢企承担下来。

长协矿的用户是整个行业之中最受伤的,纷乱的铁矿石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供求关系的逐步转化,产能过剩也同样出现在了铁矿石市场上,大宗商品的“比惨”之路,也在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逐步正规化之后,开始迎来了熊市。

国际矿山公司,在不同程度上都吃到了华夏飞速发展的红利,华夏对铁矿石的需求下降的同时,国际矿山公司没有减产反而加大了产量,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供应量的提升导致价格的下降。

毕竟如果机器人的天下到来,那么钢铁需求和矿产的价格必然会一升再升。期货市场的大范围上涨,炒的就是未来的预期,期货市场的疯狂上涨,逼迫现货市场的均价逐步上升,已经逐渐出现不可控制的趋势。

大宗商品的期货市场,铁矿石市场,沉睡已久的王者被唤醒了。新一轮的多空博弈在铁矿石市场中开始了新的厮杀。伴随着铁矿石的上涨,大宗商品的金属板块被纷纷波及,也开始跟随铁矿石开始走强。

原料价格战就这么毫无征兆的被打响了,幕后科技也不是毫无准备。从全领域布局的计划提出,幕后科技就在向一家综合型大型集团转变,核心业务也需要各个行业的支持,尤其是在苏谦计划当中第一梯队的幕后科技金融,幕后科技重工,幕后科技矿业公司。

幕后科技金融公司的作用可不只是对行业进行调研投资,帮助幕后科技完成收购,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自家产品的消费信贷。更多意义上,除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自家的产品消费信贷,做分期购买之外,幕后科技金融本质上是一家对内的金融公司,并没有对外部提供更多的服务。

幕后科技金融公司的成立,就是为了幕后科技版图的扩建和推广自家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之中,幕后科技并没有直接参与,而是参与了现货市场的争夺。

金融市场的不正常波动的泡沫,总有一天会价值回归,过高的价格,受伤的可不只是幕后科技一家公司,金融市场的战争是时间的战争,零和游戏,一旦有人出局,那么它将被其他幸存者瓜分殆尽。

幕后科技将目光早早锁定在了全球矿产之上。幕后科技重工和幕后科技矿业,都是通过幕后科技金融公司进行收购和改造,来实现幕后科技对不断上涨的原料需求的填补。幕后科技重工在机械研发部门的大力帮助下,不断优化和打造矿产开采系统和设备,同时矿业公司在进行收购之后,也在一直默默的进行自己的买矿工作。

在现有各类矿产资源大多有主的情况下,幕后科技仍需要不菲的代价来得到相应的矿产资源,这里可不单纯的是购买全球范围内的铁矿资源,而是涵盖了多种多样的金属资源。买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优质矿产的开采权贵的要死,劣质矿产买到就是亏到。

矿业公司的成立在金融和重工成立之后,距今才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再去寻找矿藏,幕后科技可以说走在了最后面,前面不仅是茫茫多的大佬把控着全球大部分的矿产资源,同时在矿产资源不断被挖空的今天,对幕后科技矿产储量鉴别也有了极高的要求。

金融市场的不参与,矿产购买的困难,在这波原材料的涨价浪潮中,幕后科技的应对就是宣布暂时停止原料的采购,公司原料的储量只能支撑两个月的时间,不过不管是商会内的各个大佬,还是魏来自己,都坚信金属原料的泡沫只能维持极短的时间。

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有心人”推动只能在金融市场上捞一笔就跑,如果时间过长,对谁都没有好处,这只是一种恶心人的方法而已。不过对于“有心人”来说,这样的市场波动可以赚一笔钱的同时,也能在一定意义上拖慢华夏与幕后科技的发展速度。

最新小说: 诸天:提前了十万年签到当魂兽 一切从纳兰嫣然开始 辐射的秘密 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 网游开局获得神级天赋 炮灰不奉陪了[快穿] 有风险就对了 综网的巫:从艾泽拉斯吃到山海经 万人嫌阴郁受重生了 惊悚旅游团[无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