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考(1 / 1)

兴奋的报完名之后,剩下的日子只剩下紧张了。

毕竟,报名到考试,只有那么一个多月。

人家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儿用,而毛小丫和曹刚则是一分钟恨不得分成两分钟用。

饿了,随便吃点啥糊弄过去;困了,就洗一把冷水脸

天气一天天冷起来了,小夫妻俩却因为这件事情,充满。

因为心情舒畅,寒冷似乎都被豪情壮志带走了一般,大家说说笑笑,准时到达了考场。

曹刚直到拿起了卷子,才有片刻的真实感。真实感的副作用就是曹刚拿着卷子的手一直在颤抖,头脑一片空白。

是紧张,是寒冷,还是感觉事关重大,曹刚自己都说不清楚。花了好长时间才平静下来。

好在题的难度不大,换到二十一世纪,只怕连初中升高中的题都不如。

有着毛小丫的专业辅导,以及杨远偶尔的提点,曹刚基本上还是能够理解和回答。

等到考完试才知道,大家的答案那叫一个五花八门。

毕竟,很多人多少年都没有摸过课本,老师教的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

报名到考试的时间间隔也短,很多人白天还要参加劳动,晚上那一点时间,单凭自己摸索,根本学不出什么名堂。

第一科政治考完,木香镇中的考场里面,人就少了三分之一。

接下来的考试,基本上考一科,少一些人。

到最后,一个考场能够有一半的人,就不错了。

曹刚选着自己能做的做,不能做的只能期望别人也不会。好不容易挨过两天考试,曹刚觉得自己脱了一层皮。

毛小丫比曹刚要好不少,毕竟,她作为人民教师,接触书本的时间要比曹刚多得多,对政治的理解也透彻得多。

再加上文科基本靠背,毛小丫记忆力好,倒是不怵。

就算有不会的,只有方向不偏,靠边的胡拉乱扯,阅卷老师多少也会给点卷面分。

走出考场,毛小丫倒是比曹刚有底气得多。

至少,毛小丫清楚的记得,语文考试第一题,是把一句拼音写成汉字,就是语录的一句话: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最后的作为,是《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读后感。

而曹刚,却是一问三不知了。

好在曹刚心大,考过了就把这茬放下了,该做啥就做啥。

毛小丫则每天都不忘去校门口看看,每次邮差路过,都跟盼亲人一样的看着人家,吓得人家邮差远远的看着她,都绕着走了。

就这样盼望着,盼望着,毛豆豆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来临了。

毛豆豆重生以来第一次考试,自然是不负众望的考了双百。

就这样,毛豆豆光荣的从旁听生转正了。

拿着通知书,毛豆豆愉快的放了寒假。

就在放寒假的同一天,生产队也愉快的通知大家,杀猪,分粮食,算工分了!

虽然明知道分不了什么东西,毛豆豆依然被这种氛围感染着,心里开始有些期待起来。

生产队里面唯二的猪被几个大汉五花大绑在一根长凳上,杀猪匠磨刀霍霍,四周的小朋友尖叫出声……

当然,不是害怕,而是为了晚上能吃到猪肉而兴奋。

大队会计毛大发拿着算盘坐在一旁,擎等着杀猪匠分好猪肉,一起发放东西。

家家户户拿着装东西的家伙什排着队,那场面,比二十一世纪的过年热闹多了。

毛豆豆远远的站在一旁,并没有靠得太近。

一来,她对杀猪这种事情并没有太大兴趣。

作为一个医学博士,看到血流不止的情况,第一反应就是快速止血的各种办法,她怕自己帮倒忙。

二来,作为一个学霸,被人孤立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尤其是板桥沟的孩子王毛强,因为她被毛俊吊起来打了一顿,三天没能下床,正式和她敌对上以后……

为了自己的人生安全,毛豆豆觉得自己还是远离那群熊孩子的好。

毕竟,受伤那天的事儿,她还历历在目呢!

那是不堪回首的一天……

霜降以后,南方的清晨就仿佛蒙着面纱的少女,有一种欲语还休的朦胧美。

夹在南山和北山的板桥沟,也不例外。

农村的孩子,没有赖床的权利。

毛豆豆六点钟就醒了,一早就背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家当—两只大白鹅,去了清溪河边。

刚过七岁生日的毛豆豆,才一米二,不到四十斤,远远看过去,就跟个干材棍似的,走路只怕被风吹走。

可这姑娘却舍不得让大白鹅自己走。

一来,家里除了毛豆豆和毛大柱两个会喘气的,也就两只大白鹅了。毛豆豆和毛大柱把这两大白鹅看得比啥都重。

二来,一路上都是别人的田地。虽然没有庄稼,可吃了人家的菜叶,村里那些泼辣货能够端着凳子堵在他们家门口骂上一整年。

毛豆豆用背篓把大白鹅装着,一摇三晃的往清溪河走去。

走到半路上,就遇到村里那群熊孩子。

毛豆豆看了一眼打头的毛强,换了一根田埂,继续往清溪河走。

没爹没娘就得有眼色,该怂就得认怂!

反正,换根田埂走也多不了几步路。

最新小说: 短篇小说合集 傅少的冷情娇妻 我当上帝那些事儿 竹马草莓味 为妻不贤 诛锦 末日重生 天之下 外科医生穿成民国小可怜 全宇宙都在氪金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