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请叫我民宿大人 > 第一百零六章 时吏

第一百零六章 时吏(1 / 1)

郭子期暂且将通灵宝珠揣进裤兜。

内心默念《蓑笠翁》第一章的清心咒,将内心繁杂的思绪抹去,全神贯注的操弄体内源火包裹全身形成火源屏障隔绝高温的同时,于己自卫。

行不多时,身周的甬道从青灰色转化为橙红色,原本坚实的土地也变得如掉渣的墙皮般斑驳,一块块还未融化的石柱间岩浆如炎炎盛夏手中的冰淇淋,以不可止的势头出现在身周滴落流淌。

所以叫“司闭”。是因为冬季是一年四季的结束。

北朱雀

由于时代久远,搞不清楚真身的鸟实在太多了,位于第三阶层的“五鸠”简直可以说是“千古之谜”。

五鸠指的是做司徒的祝鸠,做司马的雎鸠,做司空的鸤鸠,干司寇的爽鸠,管司事的鹘鸠。

首先说说这些官名。

很明显,不同于主管节气的五鸟,这五鸠都是管理的实事。除了最后的“司事”,其他官名都可以在《周礼》上找到对应。

值得注意的是,《周礼》总述六官,第一正是天官,而天官也就是后来的丞相,其职务却隐隐和前面的五鸟相对应。因为丞相的工作就是协助君主调和阴***有很大的神性,而且要和其他五部门相配合。而自汉以后,丞相这一职务由于权势太重,竟然成为君主的主要威胁。很多丞相都废帝自立,导致了后来历代君主多次削弱相权,最终将其废除。而通阴阳的鸟王凤凰就在五鸟之中似乎是一种暗示。

天官经过改组后与相权分离,成为后来“三省六部”中的“吏部”。依然位高权重,管理百官,具体工作仍是对官不对民。

剩下五官就分别是:地官司徒,其实也就是“司土”,主要管理全国的地政和户籍,后来地官系统改组成为六部中的“民部”,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主要工作对象是老百姓,而古时人口与地政是捆绑在一起的。在唐以后,因为避李世民的讳,改成了“户部”。

春官宗伯。这个是管理全国的祭祀、礼仪的,也有很强的神性。后来就改名“礼部”,管理着封建社会持续千年的科举考试。但在少昊的时代,可能科举的理念都没有诞生呢。因此,这个职位也是唯一没有被运用到五鸠中的。

夏官司马。这个说起来简单,就是管理全**事。夏官后来改叫兵部,现在就叫“国防部长”。所以和马这种兽类联系到一起应该是因为马匹对古代战争的重要性。那时战斗很多时候就取决于马车的多少,所以天子叫“万乘之君”,下面的各大诸侯国的国君叫“千乘”,再到大夫就只有“百乘”了。一乘车也就是四匹马。可见,马越多,越有话语权。

秋官司寇。看名字也就知道,“对付强盗”嘛。秋官也就是后来的刑部,相当于现在的法院+公安局的部门。

冬官司空,司空也就是“司工”,冬官就是后来的工部。

介绍完了五官,现在来看看和它们对应的五鸠。

说起鸠,人们就会想起斑鸠,这是种有斑点的小鸟,拥有很多亚种。那么,五鸠就是五种斑鸠吗?

很遗憾的,不是的。

古人的命名法远没有现代人科学。实际上,“鸠”在很大程度上是鸟类的通名,就象“布谷鸟”、“鹌鹑鸟”、“飞龙鸟”一样,在上古,但凡是鸟类,后面都可以加上一个“鸠”字。哪怕很多鸟现在看起来已经和斑鸠毫无关系了。

更进一步的,这种称呼可能是一种已经消失的语言。汉语吸收了它的一部份。但现代的人已经无缘一窥全豹。

于是这样就增加了我们分辨它们的难度,很多“鸠”指哪种鸟现在还是争论不休。

首先是“祝鸠”,《中国国家地理》认为是戴胜,并且举出了古书《尔雅翼》为证,所谓《尔雅》,是中国最早的字典。《尔雅翼》可以说是它的豪华升级版,当然是相当可信。

在《尔雅翼》上说祝鸠形如斑鸠,但胸前没有彩色的花纹,头上有多余的突出之物,而且不会自己筑巢,只能寻找现成的树洞。因此它的叫声被古人很幽默地写做:“无屋住”。原来是个**丝啊。

《中国国家地理》据此认为祝鸠就是戴胜,因为这些特征戴胜全都符合。所谓“赘物”指的就是戴胜的羽冠。现代人印象中擅长祷祝的古代祭师也就是这番模样。由是看来,戴胜就是祝鸠无疑了。

可是慢点,中国古神话的宗师袁珂有不同的看法。他在自己的巨着《中国古代神话》中提到:祝鸠就是鹁鸪。而鹁鸪就是斑鸠。这不正好与《尔雅翼》的观点相反吗?

细查一下,古书上认为祝鸠就是斑鸠的文字还真不少,包括《说文解字》、《说文繁传》、《类篇》、《六书故》、《康熙字典》等等。相对应的,还没有发现说戴胜就是祝鸠的古书。

因此,虽然《尔雅翼》明确说了祝鸠不是斑鸠,但其实这也只是一种观点。不加鉴别地采纳是要不得的。那么,斑鸠和戴胜,谁才是真正的祝鸠呢?

袁珂老先生认为,所以让斑鸠来当“司徒”,这是出于它的一种有趣习性。古书上说,每当天上就要下大雨时,雄斑鸠会将母斑鸠赶出巢去。

将王喇嘛赠予的金刚铲掏出,重操旧业开始了管道工人的奋斗之旅。

重回地面的郭子期,仔细打量着周围的空间。

一无灯,二无房,三无田。这下可好,能在钢筋丛林包围的都市圈,找到这么个一无所有,只剩抓瞎的荒郊野林自己这是挖大发给自己干到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了?

所幸夜路和11路是郭子期毫不陌生的童年记忆,凭着当年不能打工被养母送到农村拔萝卜培养起来的完美方向感,郭子期迅速凭借北斗七星的位置找准了回城的方向,乘着月色溜溜达达的回了家。

红腹锦鸡也是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鸟类。它长着火红色的毛羽,头部却是金黄色的,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因此也有“金鸡”之称。由于太漂亮了,以至于被亲切地叫做“小凤凰”。

红腹锦鸡是西方,对应西方的是攻木之工,也就是伐木工人和木匠。所以配在西方,是因为金属西,对木头加工必须要用到金属工具。锯子、斧子、钉子。中国木工就依靠这些金属工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开创出了独树一帜的东方木作文化。

对应西方的是白鹇,背羽和尾羽、双翅洁白如雪。脸颊却红得象火一样,头顶和胸部却又是乌黑色,红白黑三色纯净对照,十分醒目。在古代,白鹇也被叫做“银鸡”,被当做宠物或观赏鸟类饲养有很长久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看一下褐马鸡就会心悦诚服。因为虽然叫“褐”马鸡,但它的毛羽却是褐黑色的。比纯黑更富于变化,比诸黑鹇的灰黑更多几分温润。真的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啊。而且褐马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东北虎是一个级别的珍兽,比其他四雉至少高出一个级别。当然,这对它的家族并不好事。

中央的工人是设五色之工,很简单的就是画匠或染色匠。由他们的双手,产生出了缤纷的色彩。无论陶工、金工、木工还是皮工,都有与染色匠合做的可能。他们在陶器上做画就叫“彩陶”,在木建筑上做画就叫“画栋”,在铠甲和兵器上做画能让其更富神性,增加士兵杀敌的决心。

白冠长尾雉

所以选取中央,是因为在合成颜色发明之前,人类的染色物质多通过天然矿物或植物提取。原料产生于大地,如铜绿、朱砂等等等。水解是重要的步骤,中央土克水,兼有五行之性。

司掌中央的白冠长尾雉又名山鸡,浑身长满黄白相间的羽毛,远远看去竟有鳞甲的感觉。其实它为中国人所熟识的还是两根尾部的长翎。被英俊潇洒的年轻武将拔了去,戴上紫金冠,成为战场上拉风的标志。现代人戏称为“小强须”。孙悟空、吕布、罗成都有一顶这样的雉冠。

四、九鳸

现在进入最后一个阶层,九鳸。“鳸”这个字简体字没有对应的,因此它经常被打做“九扈”。

九鳸的职务是管理农业,这个与管理手工业的五雉对应。粗看没什么,往深处一想就有问题。因为按照《周礼》的职官表,农业隶属地官系统,归司徒管辖。手工业隶属冬官系统,归司空管辖,为什么六官中就单独这两个职位开了子基地呢?

这恐怕就得归咎于在这个神话诞生的上古时代,官员分工还没后来这么系统化吧。

而手工业、农业这两者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行业,形成很早。传为姜太公兵法的《六韬》就提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传统中国士民分层也有“士农工商”之谓,充分显示出农工的重要。

然而既然是这样说的话,还有一宝:“大商”去了哪里?

在这里,主管农业的九鳸地位排在主管工业的五雉之后,说明这一时代可能还是位于以采集业为主导原始社会。农业相对不那么重要,但也需要规模化地投入人力资源。所以官员数最多。

那么,什么是“九鳸”呢?它们又是怎么管理农业的呢?

春鳸鳻鶞、夏鳸窃玄、秋鳸窃蓝、冬鳸窃黄、桑鳸窃脂、棘鳸窃丹、行鳸唶唶、宵鳸啧啧、老鳸鷃鷃,也就是春夏秋冬桑棘行宵老九位。可遗憾的是,光是看着这九位的名字,除了最后的老鳸我们还能知道是早已经淡出国人视野的鷃雀,其他八位,都是我认识它们的名字,而不认识它们,除了鳻鶞可以看出是一种鸟外,其他的什么“窃”啊,什么“啧啧”啊,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老办法,翻书。可古籍上的资料也是少得可怜,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桑扈窃脂。《本草纲目》上记得分明,就是蜡嘴雀,这是种有着漂亮弯嘴壳的小鸟,书上记得分明,它就是因为喜欢偷吃有油脂的食物而得了“窃脂”这个浑名。可对于其他六位,还是没有进一步的资料。

继续翻,到别人不看的书里去,到别人看不懂的书里去。

终于有了,《禽经》上说,“窃玄曰雕”,还有“宵鳸司夜,行鳸主昼。”对应“行鳸唶唶、宵鳸啧啧”来看,行鳸应该是种叫声是“唶唶”的日候鸟,而宵鳸应该是种叫声是“啧啧”的夜候鸟。

接着找到了“窃”的解释,可能很多人都误会了。这里的“窃”不是“偷盗”之意,而是古语中的“浅毛”的意思。这就可以完美解释所谓“窃蓝”、“窃丹”等鸟名,否则脂膏还可以窃,那么玄、黄、蓝、丹四种颜色怎么“窃”?

那么蜡嘴雀的“窃脂”也不能够理解成“偷油脂”而应该是“浅白色”。

好歹已经有线索了,顺藤摸瓜下去?比如说详细看看它们的职能,也许可以分析出九鳸的真身?

于是在古籍中找到了以下文字:春鳸鳻鶞,相五土之宜,趣民耕种者也;夏鳸窃玄,趣民耘苗者也;秋鳸窃蓝,趣民收敛者也;冬鳸窃黄,趣民盖藏者也;棘鳸窃丹,为果驱鸟者也;行鳸唶唶,昼为民驱鸟者也;宵鳸啧啧,夜为农驱兽者也;桑鳸窃脂,为蚕驱雀者也;老鳸鷃鷃。

从详述来看,很多与已知信息冲突的地方,如之前找到解释的“窃玄”,很明显是以促耕为特色的普通鸟类。与老雕不合。从这习性看,说老雕是“行鳸”还差不多。

春鳸的职责是分辨土质的好坏,教老百姓们开始播种,从这点上看,秧鸡的确能胜任。因为人家本来就住在田边嘛。所谓“五土”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青红皂白黄五种颜色的土,另一种则是山林、川泽、丘陵、坟衍(水边平地)、阴隰(低洼地)等五种地理区域。无论哪一种都要因地播种,否则把小麦播在了水田里又或把水稻种上了旱地,那不就亏大了吗?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