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混在三国 > 第6005389章.第127章 人民调解员赵昱

第6005389章.第127章 人民调解员赵昱(1 / 1)

赵昱:“汝等父亲虽然去世,但老母在堂,如何想到分家?乡村之中,谁人平日没有困难,便是熟悉的邻居,遇到困难都能互相帮助,更不要说亲兄弟了。(飨)$(cun)$(小)$(说)$(網)免费提供阅读依我看,问题不过是财物上,总是有人勤恳,有人懒惰,勤恳的富裕,懒惰的穷苦些,我说的可对?”

王老大说:“大人所言极是。”王老二说:“我们不分家了,还在一起住。”

赵昱:“既然已经有些矛盾,就算我今日强令你二人不分家,日子久了,也是矛盾重重。今日汝族里长老在此,田地应分多分少,可现场分来我看。日后若不愿在一起搭伙,便可请老母上半月住在东厢房,下半月住西厢房。如此汝等可服气?”

“服气。”

赵昱:“我再多说一句。汝二人都是有妻有子的人,人在做,天在看,言传不如身教,今日汝二人孝敬父母,他日孩子长大成人,才会孝敬汝等。家族和睦,各安其职,余下的力气花在多种田、多干活上,比每天吵架。日子定会好上许多,汝等明白么?”

“诺。”

须臾,在族里长老主持下,田地房间皆分好,赵昱:“今日将田地房舍分开,汝二人可有异议?”

二人齐说:“无异议。”

赵昱:“既然无异议,便都按上手印,并由族长老给汝二人做个见证,也按上手印。一式三份,汝兄弟二人各一份,族里留存一份。日后若有不谐,是谁的不是,被我知道了,自到堂外自领20大板。”

“县大老爷明见。”

。。。

赵昱接着又判了几个案子,皆深入细致,无有冤屈,又注意尺度,令案子双方当堂服气,对判案结果愿意接受。赵昱又常常以仁义,孝悌感化之,消去案子双方的心火,起到润物无声的长期效力。

刘裕在旁边看惊奇:“赵世叔既深明律法,又常常以德抚慰,乃是人民调解的祖先啊。”

太史慈:“裕儿什么是‘人民调解’?”

刘裕咳嗽两声,又说漏嘴,把后世词语说出来:“这个,那个,人民,就是百姓,调解么,你懂的。人民调解,就是案件或双方的纠纷,不算太严重,通过对百姓纠纷,矛盾进行调解,最后形成协议,并且督促案件双方以后遵守。”

太史慈听得头昏脑涨:“没听懂。”

刘裕:“以后你当了县长,遇到乡里乡亲,谁把谁田踩了,兄弟两分家,或这家抢了那家的河水之类的事情,既不算大事,又常常遇到,便会懂了。”

太史慈连连摇头:“这么麻烦啊,算了,我还是不当县长之类的文官罢了,一直做武官挺好。”

刘裕:“怎么能不当文官,那么多事情,哥哥不帮忙,岂不把我累死了。”

太史慈坚决不同意:“那我也不处理这些东加长西家短的事。”

刘韪听得好笑:“你们两小子!其实人各有所长,裕儿能统众,善治政;子义得将士心,善战无前,两人正好互补。人身只几十年,专精两三门便已经很多了,其他了解下便可,何必什么都做得很好?”

。。。

赵昱直忙到中午,这才将案件判完,直接在正厅接待刘裕、刘韪、太史慈。

刘韪与赵昱已经很熟悉:“贤侄在莒县宣扬五常之教,莒县现在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重视孝悌仁义,州郡咸称赞贤侄之德。”

赵昱声音已经嘶哑,一边喝水一边道:“世叔休要笑话,我在此任职日短,县里官吏和民众,还未完全理顺。”

太史慈:“世叔,什么是五常之教?”

赵昱:“《左传》文十八年云:‘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布五常之教也。’简称五教。”

刘裕:“世叔,裕儿见您每次判案之时候,多请三老,族长与一旁,又命吏员将案件誊抄几份,侄儿不明白这是何意?”

赵昱:“裕儿,这个方法,你父亲也使用过。”

刘裕:“啊,裕儿真不知道。父亲为县长时,侄儿还在老家读书,父亲为县令时,侄儿忙着开垦田地,救济灾民。”

赵昱:“哈哈,下次遇到你父亲,我一定提醒他,平日多教教你,处理政务多把你带在身旁。今日这样做,有三个目的:其一平日案件,多是邻里或家庭纠纷,有三老、族长,利于分清是非曲直。

其二今日告到县衙的案件虽然多,但实际发生的更多。请三老、族长在此,他日发生类似案子,他们便能凭着昔日案子,自行处理,不必件件案子都到我这来。

其三誊抄案件,对我而言,下次有类似案件,可以参考,对县里,以后也可追溯。”

刘裕听在耳中,又是另一个味道,赵昱不仅深通纠纷调解,更懂得教育培训,建立档案:“世叔如此行事,只需2、3年,吏员个个精干,三老皆能秉公处事,县里律法通畅,教化入微,必可收润物无声之效果!”

赵昱:“裕儿真是一点就通,过几年做个县长绰绰有余。”

刘裕心里暗想,哥是做大事的人,小小县长,还看不起呢,嘴上却谦虚道:“世叔谬赞了,侄儿不过是拾您牙慧。”

赵昱:“小滑头。”

谈论一阵,赵昱又请客人到后院见其母亲、妻、孩子。

赵昱虽贵为县长,但于民丝毫不取,亲自挑水,除草,种菜,其母亲自喂鸡鸭,其妻自己洗菜下厨。

家里除了撑场面的官服外,平日的衣服是多数是数年的旧衣服;家具简单而陈旧;用的锅碗瓢盆,有的已经破烂,有的补过;吃的食物,无肉,只有黑面、糠菜而已。

刘裕见其清贫,不仅送上准备好的礼物,还请刘韪留下些钱币。赵昱自然是不收的,推卸许久。

刘裕说:“世叔,‘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您志向高洁,侄儿懂。但侄儿作为您的世交,看到您家贫,若是不给予支持,则侄儿无朋友之义,必然被人不耻。叔父您名声高大上,世人倾慕,却不许侄儿见贤思齐,让侄儿怎么尊重您呢?”

最新小说: 八零好福妻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谍海偷天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九零福运小俏媳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