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盘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装绅弄鬼 > 第四十六章虎啸龙吟

第四十六章虎啸龙吟(1 / 1)

确定了此时此刻的虎青岚需要外力介入,我放下忐忑心情,一动念,再一次,自己的阴神似乎在一瞬间抽离了身体,投入了那个不可知处之中。这一刻,无数不属于我的记忆和心情瞬间充斥了脑海,然后伴随着我的阴神一同返回投入那个深邃的通道之中。此时,我的精神就像那鱼线,而这些杂乱无章的记忆碎片就是鱼饵,在这个通道之中,钓上来的将会是什么呢?

我的脑海中“嗡”的一声巨响,无数来自于虎青岚的破碎的记忆碎片勉强组合成一场场骇人听闻的战斗画面的片段,再次充塞着我的脑海……

顿时,黑暗的情绪从心里沸腾起来。

幻境之中破碎的画面,飞散于记忆无法弥补的伤痕处,残缺的片段,想要看清,却模糊得只残留失落……

我明明记得你的……

我明明,记得很清楚的,明明……最不该忘记的……

有谁在唤着我的名字……那么温柔……悲伤……

是谁……是谁……你……是,谁?

一个依稀看得出是幼年的‘虎青岚’模样的小女孩,沐浴在着诡异的光线里,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噪音口干舌燥,耳鸣声响起。

小女孩那天真无邪充满不解的目光,从母亲那溢满诡异笑容的脸庞之上,转向了自己对面躲在桌子下面,不时望向窗外愁眉不展的父亲。小女孩的眼中没有恐惧之类的负面情绪,或者在她心中此刻的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自己与父母的一个游戏罢了。

又一阵刺目的红色光辉照亮的昏暗的天空,那快而连绵不断升起的橘色蘑菇云,让城中无数的建构在巨树上房屋中都上演起了,如同刚刚上述之中一家人的动作。

恐惧、不安、彷徨、无力正催促着整座巨树城市居民的心灵,我知道,此刻时光反复,再度回到了虎青岚记忆深处的那天……我才发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

“不,她是我们的女儿,不是什么白虎神转生……”

“白虎转生,是我们巴人莫大的光荣……而且只有这样做,兰儿才能够活下来!”

“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吵了……”

轰隆!巨大的爆炸声穿过云霄震耳欲聋,瞬间截断了小女孩无比虔诚的祈祷。即使经过了十多公里距离的消减,恐怖的声波依旧震碎了无数的巨木,并仿佛无形的大锤般砸中了男子的头颅,让他那正处于壮年的身躯一阵摇晃,头晕目眩中。

男子背后陡然展开一对羽翼,帮助他艰难的支撑起身躯,将模糊的双眼投向不远处的妻女,本能的想要确认家人的安稳。然而那连绵而来的爆炸声浪与冲击余波,眸息间就将他最后的意识彻底摧毁了,男子勉强支撑起的身躯无力的倒下,他那尽力伸向妻女的手臂垂落到了树面上。

“居然是……十日并出……轩辕氏族……你们好狠……”

连绵十次爆炸所引的声波与爆炸冲击,正海啸般的从树城中横扫而过,瞬息间就摧毁了无数巨木,而紧随其后被摧毁的是少数的遮天盖日的神木,再然后则是一间间树屋。当声浪与冲击波离开树城的时候,这座曾经充满生机的城市似乎彻底死去了。

小女孩推开了展开双翼,压住她的母亲,游目四顾……所有人都倒下了,小女孩知道这不是游戏,因为大量的血从他们倒下的地方渗透进来树屋……

小女孩摸了摸嘴唇,那里有血,母亲的血……风吹过,血滴落。

浓郁的血腥流入风中,令人作呕,然后她张口……从那小女孩口中发出的,竟是一声虎啸!然而相比起一般的虎啸,这一声虎啸显得尤其异常,虎啸一向都给人雄壮霸烈之感,这风中的虎啸声,却飘飘摇摇,悠悠荡荡,令人毛骨悚然。虎啸之间,不仅声音越发的高,而且更比一般的虎啸多出了几分回响的感觉。

鲜活的音容笑貌已经不复存在,唯有虎啸声,依旧在风中回荡着,然而那威猛的虎啸,为何却越来越弱。究竟是寒风的阻隔,还是幼虎失群?我知道自己无法忘记那一刻,那个冰冷的冬夜,眼前看不见我的少女,一头亮色的长发顷刻间变得惨白。

大量的字眼淹没我的脑海……我,是白虎。

是巴人。

是有巢氏族的后裔。

是被他们赶尽杀绝的死剩种。

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遗民……所以。

都给我---死吧死吧死吧去死吧!

烦乱、暴躁、不悦---充塞了虎青岚和我同调的脑海,更强烈的情绪却是……给我给我把它给我!我捂着头,拼命想些什么来分散注意力……关于白虎,关于巴人。

要知道我对于白虎的认知,除了四灵……四方神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之外,只有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譬如据说建国初期因为西风东渐的影响,支持革命大部分都是类似活扁鹊傅连璋一样接受外来文明的医生,不过当中部分的医生一直粗暴地把中国古老相传的医术诬蔑为巫术与谎言,继承中国古代传承的医生接近灭亡。在这个中国医家的生死之秋,医家的命运因一首方剂而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变。当时恰逢领袖染病发高热,在西风东渐下成长的他也是不信任古代传承的医药,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领袖采用的外来文明的抗生素及解热等方法不但无效,反而呈加重趋势让他接近昏迷状态。

当时所有的人都已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领导层只是找中国医家希望赌一赌,就如同过去求神拜佛一样。在那个中国医最困难的时期,有一位老医生蒲辅周不顾各种压力挺身而出治好了领袖,让领导层改变对中国医术的政策,这就是津津乐道的一付白虎汤救医家的故事。

我也听石苓人说过白虎女,那是厌胜的一种,是将一张画上一只白虎的画像,头部向内藏在梁楣内,居住者会招惹是非,而女主人则会多疾病。不过是巫蛊的一种。

还有什么……

还有什么!

我拼命地想着,对了,所谓虎姓误认为源于姬姓,出自远古“八元”之一伯虎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风俗演义》、《左传》等记载,“八元”,即远古传说中八个具有才德之士,其中之一为伯虎,其后裔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虎氏,却是源古老的虎图腾信仰的推陈出新,最早是被道家用来旧瓶装新酒,据说,张天师张道陵在修炼时,天降一只白虎,衔神符送到他的坐榻旁。

后来这个超级IP被反复开发,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甚至有人考证\出现在我的脑海……我们是……巴人五姓,也是五氏遗民,一群托庇西南,无家可归的人!

我想起来了,中国历史上有六夷的说法,是指东夷、西南夷、西羌、西域杂胡、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各族。其中西南夷者,根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谭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这段关于巴人的珍贵记载,清楚说明了武落钟离山是巴人的重要发源地。于是,后世宜昌的长阳县境内的武落钟离山就被认定为“巴人故里”。虽然有“西南有巴国”的记载,但巴国到底建立于何时,国土面积多大,有多少人,什么人种,为什么灭亡等等,我们都一概不知。目前的考古学家也只能大概知道,巴人的活动范围大概和战国时楚国范围差不多,即包括今天的湖北、北到陕西汉中、南到巴蜀东部、贵州东北和湖南西北等地。巴是一个很强悍的民族,他们以白虎为图腾,崇尚武力,战争贯穿了巴人的历史。

什么巴人这么好战呢?首先,大概是巴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好,他们个个体型比较大。1993年,考古发掘的云阳李家坝巴人墓群中,就发现了最大的一具骨骼有一米九以上。其次,巴人生活的三峡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他们不仅要抵御野兽的侵犯,还要在崇山峻岭中寻找食物和定居点,他们必须在和大自然的对抗中才能生存。第三,当时的巴国处在几个大国包围之间,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必须勇敢地和大国周旋甚至作战。有文献记载巴国的首都不断迁移,原因是楚国不断进逼,楚国的西南边境最大延伸到巫峡东段的香溪河流域。正是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了巴人的骁勇好战。据史书记载,武王伐纣时就是用的巴人作前锋,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结果把殷人士兵吓得抱头鼠窜。汉高祖统一天下时,也用了巴人的队伍。

问题是,如果,巴人只是一个生活在三峡地区的小小的部落,我们是可以相信他凭借他们的人种优势、凭借勇敢好斗可以生存。但是,根据三峡地区流传的一些传说,它不仅在那么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还成立了国家,后来更成为几个大国需要仰仗的重要力量,这并不仅仅靠身体和性格能够决定的,一定必需要有雄厚的国力支撑。那么巴人又是靠什么夯实自己的立国基础呢?有些考古学家认为是因为巴人独占盐矿的缘故,巴人的强盛和盐泽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

在古代,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过去巴人控制的地区都产盐,而盐也肯定是巴人重要的用来交换的战略物资。有趣的是,现今中国许多深受巴楚文化影响的地方,还称盐为“盐巴”,是不是“盐”和“巴”确实存在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关系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盐不仅是巴人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同时还是重要的部落或国家的战略资源。考古学家认为正是盐巴,支撑着巴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正是盐巴,支撑着巴人长期和周边大国周旋和征战。

公元前316年,巴国灭亡了。巴国是怎样灭亡的呢?那些巴人又都失散到哪里去了呢?难于上青天的栈道三峡,给考古学家留下了太多的不解之谜。虽然不管当地土著到底是不是巴人的后代,但是三峡地区的各族人民肯定都或多或少地在接受着巴人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但是,现在最大的难题有两个:一是现在的巴族人基本已经汉化了,很多年轻的土著人并不会说自己民族的语言,也并不熟悉自己民族的特殊习俗,甚至都不愿意穿自己民族的服装。由于巴族没有文字,所以它们的文化传承就非常困难。现在,甚至本身就并不丰富的土著语言都有可能消逝了。二是三峡地区经过数千年的人口迁移和民族融合,很难找到纯粹血脉的巴族后裔,这就为高科技技术的介入带来困难。

不过现在我找到了一个秘密,巴人……不是凡人,而是古神和先民的混血种,但具体的记忆却零碎不清,现在我除了要帮助虎青岚回复神智,也非常好奇的想知道“巴人之谜”外,还有“五氏之谜”、“白虎之谜”等。正是这些扑簌迷离的诡异神话,仿佛远古的召唤,一直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支撑着我熬过那深入骨髓的痛苦。

或者因为我分担了一般压力,虎青岚没有在那个声音面前屈服……

“你是神……那么为什么?为什么救不了我的家人、我的族人?”

‘虎青岚’依旧是记忆中那样,用颤抖的嘴唇发出银铃般的嗓音,我想要手指拭去少女的眼角的泪珠却无法触及---“什么神,不过是无能者!“虎青岚别过脸去。

”我尽力了。”影子低低的说,怨毒中带着无可奈何。

废物---你什么都做不了!

“不,不是那样的。”大概是千百年做泥塑木雕的日子不好受吧?似乎是申辩,一幕幕画面在我和虎青岚面前展开……那是遮天蔽日的羽翼人族和大地上人族先民、矮小人类、丈二巨人、带着野兽特征的形形色色人类种族大混战的场景。

“吾乃有巢氏一缕精魂,化为白虎煞神……”

在字典里,顾名思义,“有巢”就是人们要有地方住。考古学家认为历史上的五氏,是指三皇之后出现的五个古神,他们分别是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据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女娲氏……承庖牺制度。……及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帝王世纪》所述从女娲氏到无怀氏共15世,都是沿袭庖牺制度。庖牺,学者们说就是伏羲。

根据《帝王世纪》的说法,无怀氏之前世系为:庖牺,伏羲——女娲——庖牺氏15世。另外根据《春秋纬》的说法:“彧温……号曰遂皇,冬则穴居,夏则巢处,燔物为食,使民无腹疾,治五百三十岁。忽彰次之,号曰庖羲。有人苍色大眉,名石年,戴玉理,始立地形,甄度四海。治五百三十年而流纥纪作。禅于谋泯,号曰榆罔,治五十四年。轩提次之,号曰帝寿鸿,即轩辕,有熊之子也。”《春秋纬》所述庖羲叫忽彰,庖羲之后是炎帝石年,炎帝治530年,禅位谋泯,即榆岡。榆岡,灵恝治54年,然后是轩提,即帝寿鸿,也就是轩辕。根据《春秋纬》的描述,其世系为:遂皇,或温——庖羲,忽彰——炎帝530年——流纥纪谋泯,榆岡54年——轩辕,帝寿鸿。从上面世系世人可以看出,《春秋纬》把《帝王世纪》中的庖牺——女娲——庖牺氏15世并称为庖羲了。结合《帝王世纪》和《春秋纬》,其世系应该如下:遂皇——庖牺,伏羲——女娲--庖牺氏15世——炎帝530年——榆岡54年,流讫纪——轩辕,帝寿鸿。而我现在知道的却更为详细……

传说天地初分之时,盘古生于其中,能知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故曰:盘古氏开辟天地,盖首出御世之人也。又曰:浑敦氏。盘古氏后有三皇。其中天皇君兄弟一十三人,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以木德王,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其时地壳未尽坚固,屡屡遭逢劫火,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其年岁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继之,姓岳名铿,字子元。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兄弟各一万八千余年。地皇君后共有十纪。其一曰九头纪。是曰三皇之泰皇氏,亦曰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身,生于刑马提地之国。兄弟九人,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兄弟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其二曰五龙纪。人皇氏厌倦尘事,乃授篆于五姓。五姓者,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故号曰五龙氏,乘云车而治天下,治五方司五岭,布五岳。其三曰摄提纪。有五十九姓,亦曰五十九姓纪。其四曰合雒纪。共有三姓,教民穴居,乘蜚鹿以理。其五曰连通纪。共有六姓,乘蜚麟以理。其六曰叙命纪。共有四姓,驾六龙而治。其七曰循蜚纪。共有二十二氏。首曰钜灵氏、次曰句强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拒神氏、犁灵氏、大騩氏、鬼騩氏、弁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以上皆穴居之世也。

其八曰因提纪。共有十三氏。首曰辰放氏,是为皇次屈。古初之人卉服蔽体,至辰放氏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绹发乇首以去灵水,而民从之。命之曰衣皮之人,传四世。次曰蜀山氏,传六世;次曰豗傀氏,传六世;浑沌氏,傅七世;东户氏,傅十七世;皇覃氏,传七世;启统氏,传三世;吉夷氏,传四世。儿蘧氏,传一世;猪韦氏,传四世。其第十一曰有巢氏,教民栖木而巢,以避禽兽之害,又刻木结绳以为政,又教民取羽革紩衣挛领着兜冒以贲体,又令民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而瘗之,传二世,是为有房屋之始,亦曰古皇,传七世,权臣为变而亡。十二为燧人氏,作钻燧,教民取火以为熟食,又教民范金合土以为釜,又立传教之台而师道以起,兴交易之道而人情以遂,故亦曰遂皇氏,有四佐焉,曰明由、必育、成博、陨邱、傅四世。十三为庸成氏,传八世,共为六十八世。

其九曰禅通纪。共有十六氏,首曰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仓颉龙颜四目,生而能书,实创文字,天为之水粟,鬼为之夜哭,万古文化由此起。柏皇氏继之,以木纪德,居于皇人山,传二十世。中皇氏继之,居于嶅山。一曰中央氏,传四世。大庭氏继之,都于曲阜,以火为纪,号曰炎帝,传五世。栗陆氏继之,愎谏无道,有贤臣曰东里子,不能用而杀之,天下叛之,传五世而亡。昆连氏继之,一曰厘连氏,又曰厘畜氏,亦无道,传十一世。轩辕氏继之,始作车,伐山取铜以作刀货,传三世。

赫胥氏继之,亦曰赫苏氏,传一世。葛天氏继之,始作乐,八人捉,牛介投足掺尾叩角而歌八终: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曰遂物,四曰奋縠,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临万物之极,块柎瓦缶武喿从之,是谓广乐,传四世。宗卢氏继之,亦曰尊卢氏,传五世。祝诵氏继之,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作乐名属续,以火施化,号赤帝,都于郐,传二世。昊英氏继之,传九世。朱襄氏继之,其时多风,群阴閟曷,乃命其臣士达作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令曰来阴,传三世。阴康氏继之,其时阴多滞伏,民气壅闭,乃制为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传三世。无怀氏继之,传六世。

太昊伏羲氏继之,姓风,以木德王,都于陈,教民佃渔畜牧,画八卦,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制嫁娶,造琴瑟,以龙纪官。女娲氏继之,云姓,一曰女希,是曰神媒。神农氏继之,姓姜,以火德王,都曲阜,初艺五谷,尝百革,制医药,始为日中之市,以火纪官,传八世。其十曰疏仡纪。首曰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辕后裔,后改姓姬,字曰玄律。自开辟以来,至黄帝有熊氏元年,共二百七十五万七千七百八十年。

大概是真相被淹没在历史中,但无论如何,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这五氏,他们的功绩和贡献是为人类创造了诸如: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养家禽、种地稼穑,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使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繁衍,结束了只靠住山洞、摘树果、吃生食的恶劣原始社会生存状态。伟大的导师特别要强调的是人类知道了“火”的用处,就跟其它所有的动物,永远分道扬镳。而有巢氏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也是善莫大焉。

也难怪,远古时期,有巢氏率领古人筑巢为室,古人得以安居一处,好像现在的蚁族一样,家园的梦想终成现实,自然也就成为伟大领袖了。不过最早的巢居在考古学家认为又称为“树上居”,顾名思义,是建在树上的,后来才延伸到了平地上。历史课本绘声绘色的说,上古昊英之世,古人居无定所,饱受禽兽蛇虺荼毒。后来,有位圣人发现,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水,又能躲避禽兽,古人欣喜无比,纷纷效仿,尔后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从这个朴素的名号看来,有巢氏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位创造了历史的平民英雄。

所有的口径中,有巢氏实际上代表着当时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原始的山洞居住发展到建造房屋的阶段,是进步的一个标志。但古史的年代越久,给后人留下的谜团也就越多,有巢氏便是如此:他率领子民在哪里筑巢为室?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在流传至今的史籍的缝隙中,后人只能捕捉一点关于他的流光碎影。西汉《遁甲开山图》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通志·三皇纪》云:“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巢氏,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夏商有巢国,其地在庐江,子孙以国为氏。”燔书坑儒的康熙朝,《巢县志》沿革志进而确载:“罗泌《路史》称有巢氏。”罗泌的《路史》记述上古迄两汉事,考证精赅,保存大量的古代史料和佚闻,堪可采信。

宋人罗泌的《路史》有过这样一条记载:所谓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搏兽而食,凿井而饮。桧秸以为蓐,以辟其难。而人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木处巅,风生燥,颠伤、燥夭。于是有圣人焉,教之编槿,而卢缉藋,而扉塓涂翳,以违其高卑之患;而违风水以其革有巢之化。故,亦号有巢氏。驾六龙,从日月,是曰古皇。龟龙效,图书畀,于是文成而天下治。其为政也,授而弗恶,予而弗取,故天下之民皈仁焉。

其及末也,有礼臣而贵,仕之专而不享。欲削之权,惧而生变,有巢氏遂亡。居于瓕及盘领。后有巢氏。巢父友许繇、樊竖。繇居沛泽,其道日光,尧朝焉,而逭之。父适闻之,洗耳于频。竖方饮其牛,乃欧而还。根据《路史》记载:有巢氏是最终成为了珠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落。而清人张澍在《蜀典》一书中认为,这个“巢”,是西南夷昆明族,历史学家透过甲骨文,似乎能找到另一条线索。历史上,周人对一个叫“巢”的小国并不友好,不远千里派兵征讨,似乎有什么深仇大恨,蜀山氏后人与周人也有过节,怪不得在周王朝的青铜器上,巢、蜀连在了一起。学者们认为,巢、蜀两国可能相距不远,巢国与蜀国相连,它的得名,或许源于部落巢居的传统,却也彰显著有巢氏与巴蜀之地的神秘联系。

不过更多人相信有巢氏族分化了,一部分迁移到巴蜀东部的南平僚,住干栏,女多男少,妇人任役,男子左衽露发赤脚是旧俗。此外,还有飞头僚、乌武僚等。而粤东部份的他们变成了古代的俚人、僚人发展演变成黎人,部份僚人渐与瑶人相混结合称为瑶僚、蛮僚、瑶僮。证据是当地土著先民传说开始时是在树上搭巢而居。秦汉时期,“百越”归属中央王朝管治。至西晋永嘉年

最新小说: 辐射的秘密 诸天:提前了十万年签到当魂兽 惊悚旅游团[无限流] 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 综网的巫:从艾泽拉斯吃到山海经 有风险就对了 万人嫌阴郁受重生了 炮灰不奉陪了[快穿] 一切从纳兰嫣然开始 网游开局获得神级天赋